化石能源对环境污染严重,燃料燃烧后会产生大量的碳化合物和氮、硫、氧化物。CO2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因素,它对太阳短波辐射透明,但完全吸收地面的低温长波辐射,引起地面大气温度升高,形成温定效应。大气温度升高的直接后果是气候变化异常,每平面升高,生态失衡、物种灭绝,热带病流行,土地荒漠化等问题,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。我国化石燃料消费特别是民用煤的消费量远远超过发达国家,是日本和美国的30-40倍,并以高硫、高灰分煤为主。氮、硫氧化物则是酸雨的罪魁祸首。NOx和SOx在空气中经过太阳辐射、闪电的作用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,反应产物与空气中的水蒸汽结合会形成化学烟雾、酸雨等环境灾害。当前我国的酸雨频率和覆盖面积、酸度呈逐年上升的趋势,全国的酸雨覆盖面积达71.7%。
地热水供热和地源热泵的应用可以大大减少化石能源燃料的消耗,取代分散的低效率、高污染的供热锅炉和家庭用的立式手烧炉。这些中小型锅炉由于其规模和经济因素的限制,热效率普遍最低,消烟除尘、烟气脱硫等环保措施差,甚至没有,是主要的污染源。地源热泵应采用环保型制冷剂,养活或消对大气臭氧层的破坏,这在技术上是很容易实现的。
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的污染排放,与空气源热泵相比,减少40%以上,与电供暖相比,相当于减少70%以上,机组采用双制冷剂系统,制冷剂充注量较少,如果结合其它节能措施节能减排会更明显。该装置的运行没有任何污染,可以建造在居民区内,没有燃烧,无排烟,也没有废弃物,不需要堆放燃料废物的场地,更不用远距离输送燃料。
地下水热泵系统
水源热泵是一种利用自然环境中的浅地下水、海水、湖水、河水、生活生产排水或浅层常温土壤等作为能源的高效节能、无污染、低运行成本的即可供暖又可制冷,而且同时还能提供生活热水的新型空调技术。工作原理是通过消耗部分电能,驱动压缩机通过热交换设备,冬季,吸收水中的低品位能源,供给室内采暖或空调;夏季,把室内的热量取出来,释放到水中,达到空调的目的。当采用水源形式时,它只向水中排热或取暖,并不消耗水量也不污染水质,所抽出的水将全部回灌。若采用地热闭式水源形式时,不受周围水资源的限制,应用地区更加广泛。另外,浅层地表中的热量来源于太阳能,是一种可再生能源。
简单地说,水源热泵是利用地下常温土壤和地下水相对稳定的特性,通过深埋于建筑物周围的管路系统或地下水,采用热泵原理,通过少量的高位电能输入,实现低位热能向高位热能转移与建筑物完成热交换的一种技术。
地球是一个巨大的蓄热体,一年四季其地表5m以下的土壤温度十分稳定,是一种取之不尽、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。水源热泵机组工作原理就是在夏季从土壤或地下水中提取冷量,由热泵原理通过空气或水作为载热剂降低温度后送到建筑物中,而冬季,则从土壤或地下水中提取热量,由热泵原理通过空气或水作为载冷剂提升温度后送到建筑物中,从而实现的热交换过程。需要特别指出的是:地热泵中的冷热源不是指地下的热汽或热水,而是指一般的常温土壤、地表水、地下水。
地埋管热泵系统
以导热好、抗腐蚀、强度高且可绕曲的材料制成管路,内有导热流体(水或防冻剂)同土壤直接换热后,进入水源热泵机组的热交换器与其换热。当制冷供暖面积较小、周围有较大空地时,采用水平敷设地锅管路系统较合理,初投资较小;当制冷供暖面积较大、周围有一定空地时,可采用垂直敷设地锅管路系统,但其初投资相对较大。
燃煤锅炉对环境的污染严重,而燃油及电锅炉采暖造价及运行费用皆较高,让人难以承受,也不符合国家长期发展的能源政策,而地源热泵空调技术是国家科技部重点推广的项目,也是国家节能设计手册优先选用的冷(热)源方式。因此,近十几年来,尤其是近五年来,中国的地源热泵市场日趋活跃。
地源热泵系统可以替换原来的锅炉加空调的两套装置或系统。特别是对于同时有供热和供冷要求的建筑物,地源热泵有着明显的优点,不仅节省了大量能源,而且用一套设备可以同时满足供热和供冷的要求,减少了设备的初投资。